-
2023-09-25 pH值对硅碳棒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
当硅碳棒浮选溶液中捕收剂浓度为0.315mol/L,起泡剂浓度为0.18 mol/L,温度为35℃时,不同pH值泡沫硅碳棒浮选分离得到的上浮产物与沉淀产物的XRD分析结果。
-
2023-09-24 硅碳棒起泡剂对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
硅碳棒捕收剂对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图3显示浮选溶液在温度为3 5 ℃, pH值为4.5 ,且未添加起泡剂条件下,不同硅碳棒捕收剂浓度下,线锯砂浆泡沫浮选分离得到的上浮产物与沉淀产物的XRD分析结果。
-
2023-09-23 硅碳棒表面有选择性的脂肪酸作为捕收剂
以对硅碳棒表面有选择性的脂肪酸作为捕收剂,采用泡沫浮选分离方法来分离回收硅片线锯砂浆中的硅和硅碳棒粉.研究了捕收剂浓度、起泡剂浓度、浮选溶液的温度及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。
-
2023-09-18 明晰硅碳棒失效的关键影响因素
鉴于典型硅碳棒评价在材料研制与应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,为了缩短与国外的差距,加快推进SiC/SiC复合材料在国产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。
-
2023-09-14 硅碳棒构型的复杂性导致基体致密化后出现较高的孔隙率
叶片部件的结构较为复杂,成型过程与平板试验件存在一定差别,为了获取翼型结构的SiC/SiC复合材料的性能,分别选用化学气相渗透(CVI)工艺和熔渗(MI)工艺制备的叶身硅碳棒,通过剖切取样测试了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数据,并与平板试样进行了对比。
-
2023-09-13 SiC/SiC复合材料叶身硅碳棒结构
试验结果显示,稳态运行过程中,叶身硅碳棒下游燃气温度为1 150一1 200℃,测试20 h后,SiC/SiC复合材料硅碳棒未见破坏,而高温合金叶片已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;测试50 h后拆卸检查发现,由于试验过程中热电偶冷却水意外泄漏,复合材料叶片吸收了水分,水汽化
-
2023-09-12 采取合理的加强设计方案以防止硅碳棒裂纹从端部萌生
裂纹从前缘萌生,沿气流方向扩展,然后分叉转向900再沿圆周方向扩展,造成这种硅碳棒开裂的原因主要有试件内部质量不佳、热梯度作用以及衬套与试验器连接而引起的机械载荷。
-
2023-09-09 T形硅碳棒的抗拉性能评价
硅碳棒陶瓷基复合材料纤维/基体间的弱界面层对提高面内损伤容限是必不可少的,但当复合材料承受面外载荷时,弱界面层容易成为分层的薄弱环节,从而导致层间性能的下降。
-
2023-09-08 测试硅碳棒的单调拉伸和疲劳性能
硅碳棒试样采用长条形,中间开一个孔,孔径为6 mm或3 mm,孔径与硅碳棒试样宽度的比值为为1/6或0.3(如图2所示),然而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端部件服役条件的不同,部件对传热。